前有湖南 “假死騙保”引發(fā)母子三人自殺悲劇,后有泰國普吉島“殺妻騙?!笔录?,近年來,各種欺詐案頻發(fā),引發(fā)了公眾對保險中道德風險的關注。然而,為了巨額保險理賠款,甚至還有人為了騙保配合“自殺”。今天小編就公布了這樣一起令人目瞪口呆的保險欺詐案。
2017年,小楊(男)、孫鑫(女)夫婦,與患有直腸癌的張某(已故)預謀,給張某投保19單人身意外保險,然后張某撞汽車自殺,偽造交通事故騙取保險公司保險理賠金。
而在此前的兩年間,小楊、孫鑫夫婦已經(jīng)伙同多人作案10余起,通過用他人身份證投保重大疾病、利用癌癥患者冒名頂替投保人體檢、并伙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作案多起。 獲利170萬余元,儼然發(fā)展了一條騙?!爱a(chǎn)業(yè)鏈”。
兩年間作案十余起
判決書顯示,小楊與平安人壽葫蘆島中心支公司任主管的小順相識,并稱呼小順為師父。小順讓小楊給親友上保險,再幫助小楊以保險理賠金的方式將保費套回。
雙方的第一次合作始于2015年。
2015年4月30日,在小楊、孫鑫經(jīng)營的中介所內(nèi),由小楊出保險費,小順使用小楊提供的張某偉身份證及銀行卡,為張某偉在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網(wǎng)上投保人身保險。
保險考察期過后,小順將理賠材料上傳至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網(wǎng)上平臺,以張某偉名義申請理賠。
就這樣,2015年10月,他們收到了第一筆騙保金額7758.07元。
為騙取更多保險金,小楊與小順等共謀利用保險公司的大病、意外理賠騙取保險金。
隨后,小楊通過他人介紹認識了張某,此時的張某身患直腸癌已至晚期。小楊決定,小楊與張某就頂替他人治療騙取保險金達成一致。
此后,小楊幫助多人在網(wǎng)上投保人身保險,過了保險考察期后,再利用癌癥患者代替被保險人到醫(yī)院檢查,產(chǎn)生被保險人身患直腸癌的“假象”,由小順伙同騙保。
通過這種“套路”,小楊、孫鑫夫婦伙同小順等人先后作案10余起,共騙得保險公司保險金173.4萬元。
然而,小楊并不滿足。
事前投保19單意外險和重疾險
2017年4月,張某為了騙取保險公司的意外保險金,與被告人小楊共謀偽造交通意外事故騙取保險金。
小楊為了得到保險金,與自己的妻子孫鑫“假離婚”,孫鑫再與張某“假結(jié)婚”,并商議騙得贓款自己與張某五五分賬。
2017年6月19日至7月3日期間,小楊、孫鑫為了騙取保險理賠款,以張某、孫鑫名義分別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等共計9家保險公司為張某投保19單重大疾病、意外傷害保險,由小楊繳納保費55811.98元,最高意外傷害預估賠付額1582萬元,普通意外預估賠付額621萬元。
十余天后,六家保險公司陸續(xù)退保,剩余三家保險公司(新華人壽、中國人壽、平安養(yǎng)老)沒有退保。小楊為張某購買了墓地。
2017年7月,小楊到張某家與其商議贓款分配,小楊給張某的原配妻子謝某簽署了一張欠條。
2017年7月13日,小楊與孫鑫微信聊天記錄提到為張某買藥后又說:“這老頭要死了”。
孫鑫說:“沒辦法啊”。
小楊稱:“抓緊給錢都還了吧,要不咱都得累死”。
2017年7月20日上午,張某給小楊打電話稱自己受不了了,讓小楊送他走。
小楊便開車到張某家,張某的原配妻子謝某、兒子、岳父母等人都出來與其告別。
他們選擇在山海關偽造交通事故意外現(xiàn)場。
為啥?因為異地意外死亡便于保險理賠。
為了造成一個人去山海關的假象,小楊出了50元,由張某自己買了一張葫蘆島到山海關的火車票。
現(xiàn)實是,小楊駕車拉載張某從葫蘆島開到山海關,找到一家賓館,開兩間房各自休息。
當天下午,張某與其姐姐張萍視頻時說:“姐,我回不去了,我也后悔了?!?/p>
張萍問:“后悔是什么意思,你快回來吧。”
張某稱:“已經(jīng)回不去了,要是回去該有人不愿意了?!?/p>
當日19時30分許,小楊帶張某吃燒烤喝啤酒并吃了止痛藥。
21時許,小楊駕車帶張某到山海關外環(huán),張某換了新衣服,下車轉(zhuǎn)了一圈又回來,與被告人小楊交談后,下車又走了。小楊將車開到路上又走了二三十米,調(diào)頭到馬路對面。大約五分鐘后,張某被撞倒躺在地上。
小楊看到一個騎電動車的路人報了警,于是開車走了
2019年4月,該案在遼寧省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
最終,法院判處小楊有期徒刑十五年,判處孫鑫有期徒刑八年,判處小順有期徒刑十一年。
本文轉(zhuǎn)自:米保險-道德的淪喪---假死騙保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bx33358(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