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功能在生活中越來越普及,消費者使用信用卡支付也越來越便捷。然而,信用卡詐騙手段也日益翻新。近日,浦發(fā)銀行信用卡中心發(fā)布了“反信用卡電信詐騙公告”,總結了最新的信用卡領域出現頻率較高的騙術,以及識別和防范方法。
防范一
謹防辦卡詐騙。有人輕信中介辦高額信用卡,結果被騙子盜用個人信息盜刷信用卡,受害人一分沒花卻收到萬元催收函。銀行人士介紹,辦理信用卡除銀行官網官微申請、銀行專業(yè)人員上門辦理、銀行網點辦理以外,不要隨意在中介等處辦理。
防范二
有人收到短信:被告知要升級軟件,升級過程中個人信息泄露,需要當事人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進一步的信息進行安全維護。其實,銀行是不會發(fā)出短信告知持卡人信息泄露。銀行會通過官方電話與客戶取得聯(lián)系并進行身份核實,告知相關情況。持卡人如果有疑問,可以及時聯(lián)系銀行進行咨詢。
防范三
詐騙分子會利用偽基站技術向客戶推送附有假冒銀行網址鏈接的短信,而持卡人一旦點擊短信中的釣魚網址鏈接,極有可能泄露用戶名、卡號、密碼等關鍵信息,導致信用卡被盜刷。因此,廣大持卡人要特別留意短信或電話中提供的網站是否與銀行對外公布的網站域名一致;若無法判斷,建議向發(fā)卡行官方客服熱線進行確認,切勿被假象所蒙蔽。
防范四
持卡人接到陌生號碼來電,電話中說,被抽中成為幸運用戶之一,想要獲得獎品需要支付小額費用,并且要提供收貨地址等信息。在接到此類電話時,持卡人應保持頭腦清醒,并及時致電銀行官方電話進行核實。同時,銀行的優(yōu)惠活動、增值服務等信息,持卡人都可以通過銀行官網或官微查詢、辨別,防止上當受騙。
防范五
所謂的“銀行客服”會以用戶信用卡消費符合額度提升要求,可以給持卡人提高信用卡額度,在電話過程中會詢問卡號、驗證碼及背面的校驗碼等資料,或讓客戶登錄其所提供的假冒網站輸入相關信息,從而成功詐騙實施盜刷。其實,在任何情況下,銀行或信用卡機構的服務人員都不會通過電話或短信等方式向客戶索要密碼或卡號。一旦對方提出這樣的要求,即可判定是詐騙信息。
防范六
不法分子專門在商場等各購物場所使用黑客軟件建立免費的不明 WIFI 鏈接,持卡人連接這個 WIFI 后登錄信用卡網銀,不法分子就可以通過后臺程序記錄下上網者手機的各種信息,輕松竊取信用卡賬號及密碼,可能成為盜刷陷阱。所以各位持卡人在登錄網銀時,要確保是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登錄,不要貪圖一時之快,隨便連接不明來源的免費 WIFI。
防范七
詐騙分子通過利用消費者的購物信息,充當客服人員“退款”,隨后引誘持卡人進入釣魚網站,這也是近期熱門的一大騙局。銀行人士提醒,沉浸在網購的方便與快捷的同時,請持卡人對陌生客服來電、克隆網站、陌生網址鏈接等保持警惕,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信用卡號、密碼、身份證、校驗碼等核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