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2月13日,京東向用戶推出信用支付業(yè)務(wù)“京東白條”,時隔整整一個月后,在3月11日,“神話”阿里巴巴與“帝國”騰訊幾乎同時向外界公布,支付寶與微信將雙雙攜手中信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業(yè)務(wù)。一瞬間,“拿去花”成為這世界上最動人的三個字。
????? 面對即將被瓜分的市場,究竟是誰能在激戰(zhàn)中先拔頭籌,占得一席之地?是最先公測的京東白條?還是即將問世的支付寶與微信虛擬信用卡?
?
★劍拔弩張,誰能笑道最后。
1.京東白條:額度高,可分期。
????? 雖然京東白條并不是第一款面向個人用戶的信用支付產(chǎn)品,但確是在支付寶與微信即將推出虛擬信用卡前最高調(diào)的產(chǎn)品。
????? 京東承諾,將在線實時評估客戶信用,完成信用額度的核定。在還款期限上,京東給出了白條用戶極大的選擇權(quán),最長30天延期付款,或者3-12各月分期付款等兩種不同消費付款方式均可。而在授信額度方面,京東更是給出了能通信用卡相較搞下的,最高15000元的信用額度。
?
2.虛擬信用卡:放寬申請。
????? 雖然已經(jīng)有“白條兄”在前方試水,但就目前支付寶和微信放出的消息來看,兩位馬老板似乎轉(zhuǎn)變了方向,反而更貼近信用卡的使用方式。
????? 與“白條”不同,虛擬信用卡采用的是用戶先申請,后授信的方式。申請中用戶只需要按要求填寫相應(yīng)的個人資料,系統(tǒng)會對用戶進行評估,決定授信額度。
????? 由于放寬申請,支付寶與微信在在授信額度方面似乎更謹慎一些。支付寶授信額度將以200元起步,上限根據(jù)個人網(wǎng)絡(luò)信用度而定。而微信虛擬信用卡額度分為三個檔次:50元、200元和1000-5000元。
1.申請方式影響用戶數(shù)量
????? “京東白條”與“虛擬信用卡”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白條”是需要由京東向用戶發(fā)出邀請,用戶才能獲得“白條”。只有注冊過京東賬戶,并且有一定消費次數(shù),達到一定消費金額的用戶才有機會。而僅憑用戶本人是無法主動申請的,這就大大降低了用戶數(shù)量,直接影響新用戶申請。
????? 反觀支付寶與微信,不僅支持用戶線上申請,同時承諾最快1分鐘審批。也就是說,只需要1分鐘,用戶就能從一個信用小白,升級成為虛擬卡持卡人。
?
2.額度不同影響用戶積極性
????? 從目前給出的消息來看,京東白條、支付寶和微信給出的授信額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單從數(shù)字上看來,京東白條將微信虛擬卡甩出了不小的距離,足足差了10000元!而微信虛擬卡又放出了最少50元授信額度的消息,面對最高15000元額度的“白條”,“額度低”可能會打擊用戶的積極性。
?
3.使用范圍影響使用頻率
????? “白條”與“虛擬卡”的另一大顯著區(qū)別,就在使用范圍的廣度上。京東推出的“白條”,只支持京東本站消費,不能在其他購物網(wǎng)站使用。由于局限了用戶的使用范圍,難免會導(dǎo)致使用頻率降低。而“虛擬卡”因為背靠支付寶和微信兩個重量級支付平臺,早已覆蓋了一定的市場,自然不必擔心使用范圍的問題。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凡注明 “融360”來源之作品,任何媒體和個人全部或者部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載的信息材料及結(jié)論只提供用戶作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