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產(chǎn)品間的競爭在保險市場上來看,是最為激烈的。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對比下就可以看出同為重疾保障,病種不同、保障的定義不同、保費金額不同、附加保障繁多等等,百花齊放的重疾險市場,作為消費者究竟應該如何進行選擇呢?
一、了解自己的重疾需求
從保障期限來劃分重疾產(chǎn)品,還是比較簡單的,無非就是定期重疾險和終身重疾險,保費的懸殊對于不同年齡的投保人也不一樣,繳納保費選擇躉交和期繳也都是可以的。我們需要關注的主要有三點:
1、保障的時間,自身的身體情況、年齡等作出預判;
2、保障的內(nèi)容有哪些?因為不同的重疾險保險產(chǎn)品對重疾、輕癥等保障也不盡相同。
3、如實履行健康告知。
二、確定所需重疾產(chǎn)品的保額
重疾產(chǎn)品的保額部分需要涵蓋的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治療、療養(yǎng)的費用;二是損失的補償費用。
1、治療&療養(yǎng)費用
顧名思義,就是診斷、治療、手術等的費用,目前治療費用的保守估計是在20萬以上,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2、收入中斷損失
手術及療養(yǎng)期間是沒有收入來源的,這不光影響直接收入還有降薪等風險。還有一些其他隱性因素。比如在患病期間家人照料的人力成本、影響家人工作、生活作息等的精神損失,這部分的損耗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三、終身重疾險與定期重疾險抉擇
終身重疾險產(chǎn)品的價格高于定期重疾險這點不容置喙,對于嬰兒來說,這部分的差額是最小的。面臨這樣的選擇如何擇優(yōu)選取,情況是因人而異的!
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水平、借貸與否、對生活品質(zhì)的追求和生活習性這些都是有關系的,包括投保人自身的想法都是直接的影響因素。
對于定期重疾險,目前保險市場上也有保障至50/60/70/80周歲不等的:
1、針對選擇保障至50周歲的情況,我們都知道老年群體的重癥患病概率是要更高的,50周歲以上的情況更是,這一類的期限設置小編是不建議消費者選擇的。為什么這么說,其實我們通過保險費率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保障到50和60,相差的年繳保費并不多,但是在50-60歲之間的患癥數(shù)據(jù)卻不容樂觀;
2、針對選擇保障至60歲的群體,這類群體小編覺得是屬于精打細算型的,對于家庭收入平平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選擇配置是比較值得推薦的;
3、對于選擇保障至70-80周歲的,其實跟保障至終身也沒太大區(qū)別了,人的壽命水平就擺在那,這樣的話,為什么不直接選擇終身的保障呢?
而終身重疾險的話,保障上已經(jīng)沒有任何顧慮了,但是通脹的問題,疾病更新的問題也要納入投保人的考慮之列。
綜上,小編的觀點是在做足保額的前提下,如果經(jīng)濟尚可,是可以選擇終身保障的重疾產(chǎn)品的,這樣沒有續(xù)保、健康告知上的壓力。當然,組合配置的形式也是性價比很高的方案,可以納入考慮之中。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bx33358(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