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特別是涉及到身故保障的時候,保單合同里都會有“受益人”這個詞,在往期的介紹里,小編也提到過,買壽險需要特別注意受益人,那么,壽險法定受益人是什么?未成年成為受益人會怎樣?
一、什么是受益人
受益人簡單來說就是保單的被保險人如果出了事,可以去保險公司領取保險金的人,通常情況下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投保的時候會指定受益人為誰。
在我國《保險法》的三十九條就有相關的規(guī)定,大致意思就是說,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進行指定,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需要經(jīng)過被保險人的同意。
如果投保人為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投保人身保險,是不能指定被保險人及近親屬意外的人為受益人的。
簡單來說,只要被保險人同意,是可以指定任何人作為受益人的,但在實際購買的過程里,如果要指定受益人,通常是在保險公司提供的可選項里選的。
二、壽險法定受益人是什么?
壽險是以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的產(chǎn)品,也是人身保險的一種,所以,在投保壽險的時候也需要指定受益人,但現(xiàn)在很多產(chǎn)品都是線上投保,消費者在投保的是可能會忘記指定受益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法定繼承人會自動成為受益人,但是,這個時候保險的理賠金就會被視為投保人的遺產(chǎn),會進行分割,首先需要分割的就是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然后就是遺產(chǎn)稅,最后剩下的才能被繼承人繼承。
所以,在投保壽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受益人的指定,畢竟,投保了壽險就是想為愛的人留下一份屬于自己的責任,而不是過多繁瑣的辦理程序。
三、未成年成為受益人會怎樣?
作為投保人/被保險人,如果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保單的受益人,而子女又未成年,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一些法定的手段來實現(xiàn)了。
我們需要一個有能力的成年人來管理和監(jiān)管這份保單所產(chǎn)生的保險金,如果還沒來得及找到成年人進行監(jiān)管,而被保險人已經(jīng)身故,子女這時依舊未成年,保險公司一般會在支付保險金之前,要求法院為這未成年受益人任命一味財產(chǎn)的監(jiān)護人。
而在這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些律師費、法院的程序、法院對留給未成年子女們保險金的監(jiān)管費用,這里面不僅有費用的產(chǎn)生,其流程也后十分麻煩,對子女們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好處。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bx33358(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