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和一個朋友喝酒,聊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他說以前他和他爸關系不好,他爸總想著給他安排這安排那,不聽就非打即罵,所以他們倆經(jīng)常吵架,還差點斷絕父子關系。
但是這兩年他和家里的關系和緩了很多,他爸也不再逼他,兩個人偶爾也會聊聊心里話,他忽然發(fā)現(xiàn)他爸也不是那么不通情理,挺好的一個人。
我說你這是三十年體會到了父愛嗎?
他說也不是父愛,而是那種找到了一個大哥的感覺。
好家伙,歲月改變了人原來是這么改變的。
我說是因為你爸年紀大了脾氣變好了嗎,還是因為你學會了怎么哄著他?
他可能有點喝醉了,粗著嗓子說,都是,也都不是。
關鍵是這兩年我越來越能掙錢了。
你想想,當家里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是你,你不需要依靠家里,你隨時可以離開,那他們的脾氣自然會變好。
為什么以前我爸脾氣不好,其實脾氣不好只是假象,所有你認為脾氣不好的人,本質只是他覺得沒有必要對你有耐心。
我讀書的時候完全靠家里養(yǎng),我爸不給我飯錢我就得餓死,這個時候我爸可以給我尊重和自由空間,但他也可以不給。
無論他怎么選,都不會影響到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在經(jīng)濟上依賴他。
我可能會和他吵架,可能會冷戰(zhàn),但是只要一天沒經(jīng)濟獨立,我就一天不可能真正離開,所以他有恃無恐。
一個壞爸爸,完全可以是一個好鄰居,一個好下屬。為什么他對鄰居和和氣氣,因為鄰居不依賴他;
什么他對老板惟命是從,因為老板給他發(fā)工資。
而且你說我可以哄著我爸,沒錢我拿什么哄。
有錢了我可以給家里買各種大件小件,甚至直接換一套大房子。
這些不說對生活品質有多大改善,至少是他和朋友吹噓的資本。
沒錢,那我最大的價值就是聽話了。
確實不一定要有錢,但那樣一來,我就只能百依百順他才會開心,但我不就是因為不想凡事都被我爸安排,所以才和他關系不好的嗎?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huán)。
他抿了一口酒,緩緩說,其實我也能理解我爸,我希望他有父愛,他也希望我有孝心。
但孝心怎么體現(xiàn)?口說無憑,要么給錢,要么聽話,養(yǎng)兒子也是要計算ROI的。
我可以不賺錢,那我就得聽他的;
我可以不聽他的,那我就不能靠他養(yǎng)。
某種意義上,挺公平的。
我說你這么想確實有一定道理,但你不累么?感情這東西評判標準比較多,用利益來衡量挺沒勁的。
我朋友用力一拍我的肩膀,說不累,反而活明白了,決定我和我爸關系的本質因素,肯定是血緣,不可能是因為錢我們才成為了父子。
但是誰在賺錢支撐這個家,決定了這個家誰當家。
當家的那個人才能憑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家庭關系,有的人喜歡平等融洽的家庭關系,有的人就喜歡說一不二,在家里樹立權威。
即使是前者,隨著子女長大,父母老去,子女一樣會感覺到和父母的強弱地位交換了。
子女變成了庇護者,父母反而變成了需要保護和支持的一方。
這里面不光是年齡因素,更有家庭經(jīng)濟重心轉移的因素,只不過在父母本來就強勢的家庭里,這種轉移帶來的反差會更大。
如果是在評價別人的家庭關系,我肯定會覺得后者做得不對,長遠來看有各種隱患。
但是現(xiàn)在的問題是,那個強勢的父親剛好就是我爹,那我除了羨慕別人的爹,我沒有任何辦法。
因為過去我在經(jīng)濟上是弱勢,我手上沒有那個最關鍵的籌碼。
籌碼必須是對方也認同的東西才有價值,我和我爸談平等,談心理健康,他只會覺得我有毛病,還是打得少了。
因為他壓根就不認同這些東西,如果認同,一開始他就不會那樣做。
但是有一樣東西,一定是所有人都認同的,那就是錢。
錢的確不是最本質的,錢不會改變關系的核心,不會因為我有錢了,我就變成我爸的爸爸了,我爸就變成我兒子了。
談錢確實很膚淺,膚淺到只能影響到在一段關系里你們是怎么相處的。
但是錢又很關鍵,因為我們在這段關系里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相處的方式。
本質問題,決定你們的關系是什么;
而經(jīng)濟問題,決定你們的關系什么樣。
前者是定義權,后者是闡釋權。
我朋友說到這里,有些悵然,他又倒了一杯酒,說他剛開始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覺得很悲涼,好像親情的純潔性被玷污了。
但是越往后,他越是想開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并不是只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
夫妻之間,兄弟之間,職場上,很多問題都是態(tài)度問題,而態(tài)度問題其實都可以追溯到經(jīng)濟對比的問題。
在所有的長期關系里,一定會面臨一個誰強勢誰弱勢的問題,實際上的絕對平等是非常脆弱且可遇不可求的。
沒有實際平等,但是可以有表面平等,強勢方可以不表現(xiàn)出強勢,可以因為情感因素主動退讓,甚至主動表現(xiàn)得弱勢。
弱勢方可以坦然接受強勢方的退讓,但是他必須知道這是強勢方的選擇,不是弱勢方的,對方現(xiàn)在可以這么選,以后就可以改變,而人剛好是善變的。
因為除了感情,頂多再加上一點輿論壓力的問題,弱勢方對強勢方實際上并沒有太多約束力。
而且輿論壓力其實并沒有什么用,我小的時候天天被我爸吊起來打,我的親戚們都表示對我爸的強烈譴責,但是我爸只要不聽,他們就等于白講。
因為歸根到底,出錢養(yǎng)我的人是我爸,不是哪個親戚。
或許任何實質性的關系,最終都會變成一定程度上的經(jīng)濟關系。
“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其實是一個萬事萬物通行的規(guī)律。
我說按你這么說,那經(jīng)濟上的弱勢方對強勢方不就毫無辦法了嗎,假如強勢方不當人,難道弱勢方就只能默默承受?
他笑了,說怎么會沒有辦法呢,強弱是會變的,我現(xiàn)在不就是一個強弱逆轉的例子嗎,關鍵是要茍得住,拼命發(fā)育。
原生家庭是你沒辦法選擇的,如果家庭和諧幸福,這是莫大的幸運,但如果遇到像我爸那樣強勢甚至家暴的父母,也不代表就毫無希望了,唯一正確的策略,就是在經(jīng)濟獨立之前先忍耐,想盡辦法借助現(xiàn)有的資源發(fā)育,一有機會就脫出家庭的控制。
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忍住,在前期避免沖突,直到你能經(jīng)濟獨立。
就像打王者榮耀,你明知道自己的經(jīng)濟比對面低那么多,那就不要去打團,打也打不過。
茍住就好了,偷偷發(fā)育,等經(jīng)濟拉平甚至反超,機會就來了。
我當年一上大學,就去打工賺學費和生活費,一旦可以自給自足,我直接斷掉了和我爸的聯(lián)系。
后面我賺的比我爸多了,再后面我爸退休了,我的工作發(fā)展得越來越好,賺得越來越多,我可以很放心地回到家里,不再有任何的膽戰(zhàn)心驚。
因為我知道我隨時可以走,我爸也知道我隨時可以走,我們之間的共識已經(jīng)變了。
現(xiàn)在是他依賴我,而不是我依賴他。
就像歪嘴龍王的那些沙雕小說廣告片里,所有的憋屈和打壓都在結局有了回報,前期茍得有多痛苦,大后期就會有多爽。
也許我人生所有的努力,都不過是為了最后能夠歪嘴一笑。
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最后說了一段話:
關鍵是,無論遇到什么事情,你首先得活著,不要死。
只有活著才能有大后期,活著才能把地位逆轉。
什么經(jīng)濟關系和家庭關系,這些都是理論分析,真正實際的東西其實只有一樣。
那就是活下去。
好好活著,就能等到變化。
就會有希望。
我說受教了,他說那你把賬結了吧。
我說如果我掏錢,是不是我就成你爸了。
他說不是,我現(xiàn)在要給你上第二課,他露出了充滿肌肉和爆發(fā)力的胳膊。
你要是不結賬,我就打的你喊我爸,而且喊完還得結賬。
錢其實也是表象,拳頭大才是真理。
嗚嗚嗚,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