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的“四大名著系列”最終章《紅樓夢》將登陸廣州大劇院。
這些年林奕華為我們解讀的名著頗有別樣滋味,作為一名眼光獨到的藝術(shù)家,他提倡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名著,通過戲劇思考:除了文學價值外,這些作品對現(xiàn)代人來說還有什么新的意義?用現(xiàn)代的文化解讀歷史人物,可能更深刻地體會世態(tài)炎涼與命運無常,因為俯瞰別人的人生比仰望自己的人生更容易綜合考量。于是,他的《紅樓夢》中,呈現(xiàn)的全是現(xiàn)代人的焦慮。
林奕華:我這個《紅樓夢》不是要把原著舞臺化,而是想呈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焦慮。我認為人其實是一張信用卡。比如說:有時候女朋友會把男朋友當一張信用卡,老婆會把老公當一張信用卡,《紅樓夢》里也有很多信用卡。
比如,“王熙鳳”在買衣服的時候,一不滿意就丟就甩,然后服務(wù)員必須要服務(wù)她。這個片段有了另一層的意義,那就是:我有,我就用。就好像你有信用卡,你可以預支很多你其實還沒有的金錢,但現(xiàn)代人其實最后還是要還卡債的。所以兜了一圈回到原著,你會發(fā)現(xiàn),王熙鳳到最后也是要還卡債的——就是賠上了她的性命。
融360點評: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林奕華眼中沒有那狡詐女子的精明,而是一個欠債償命的亡徒。其實說人生有時是一張信用卡大可不必非要牽扯到錢,任何東西都是可以透支的。
比如透支健康,前三十年拿命換錢,后三十年拿錢換命。
比如透支愛情,年輕時風花雪月流連于多人間,老來身邊卻無一所信所愛,孤寂晚年。
比如透支親情,對父母朋友過于苛刻,連最后一點情分也消磨了,日后困苦時卻無人再攙扶一把。
愿我們都能量力而行。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凡注明 “融360”來源之作品,任何媒體和個人全部或者部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載的信息材料及結(jié)論只提供用戶作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